盘点当代中文互联网上容易引起广泛撕逼的话题
本文自带立场,以笔者吐槽形式明确标识,政治正确走开。
1. 键政
不解释
2. 身份政治
- 性别对立
- 种族、民族歧视
- 地域歧视
- 性少数
- ……
当代互联网的基本玩法就是互相贴标签党同伐异,所有的互相攻讦都可以归类到身份政治中,但这里只列出较为“原教旨”的部分,剩下的酌情开新条目。
这里的原教旨特指白左的政治正确玩法。
3. 偶像相关话题
- 争议性偶像
- 业务能力的对比
- 知名度的对比
- ……
这里的偶像除了包括影视明星、歌手、艺人等,还可以包括知名博主、虚拟主播等,甚至可以包括知名作家等公众人物。
4. 争议性事件或公众人物
本条可以看作上一条的延续,只是本条所涉及的话题很具有时效性,往往几个月甚至几个星期后话题就会失去关注,因此单独列出。
5. 产品、工具的对比
- 安卓阵营 vs iPhone
- Windows vs macOS
- MATLAB vs Python
中医 vs 西医- 手动挡 vs 自动挡
- 油车 vs 电车
此类话题通常从讨论对比开始,在拉踩中结束。
6. 教育
教育这个话题容易引起争议的原因在于,它实在是太贴近生活了,以至于谁都可以过来指手画脚,谁都可以说那么一两句。从而教育学这个专门的学科也很尴尬。
【笔者吐槽】:
在大陆中文互联网中,教育话题也存在政治正确,比如不能打小孩。
7. 中医
这个话题与教育相似,教育水平却是影响争议激烈与否的重要因素。
【笔者吐槽】:当前(2021.12.14)大陆官方的暧昧态度助长了该话题的争议性。大胆预言,中医最终的落脚点,药物方面被西医解构,理疗方面被包装成文旅项目。
【笔者吐槽】:宗教和哲学的争议(特指知乎民哲),成因与本条在文化背景上相似,只不过并不会引发出圈的讨论。如果有相关方面的兴趣,应该谨慎涉及相关话题。
8. 动物保护
对于虐待动物的相关讨论。
在讨论中的常见言论是泛化“虐待”的含义,将阉割也作为虐待看待,从而引起广泛争执。
更新记录
2022-1-10: 添加动物保护的内容
2021-12-19: 陆续补充至可以发布的程度
2021-12-14: 创建该文章